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013年第2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一三年第二期

(总第4)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2013年12月30

本期内容

一、中心新闻报道

二、中心工作报道

三、中心研究报告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湖 北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一、中心新闻

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靳辉明教授来中心和马院讲学

2013121011日,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靳辉明来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学。

1210上午,靳教授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讲座。讲座主题为“寻访马克思”。靳教授专门为同学们放映了一段关于马克思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的最新视频资料,让同学们对马克思有了直观、完整的认识。之后靳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科等方面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1211下午,靳教授与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相关问题。在座谈中,靳教授认为学科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成果是结果。希望我院能够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提升学科实力与建设质量,实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新的飞跃。

在讲学期间,靳教授还就明年即将在我校召开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研讨会与相关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长江学者汪信砚教授来中心和马院讲学

20131126上午,“长江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信砚教授在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了题为《作为中国哲学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讲座。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周芳教授以及本院骨干教师和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会中,汪信砚教授表示,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并就“中国哲学的古代传统”、“中国哲学的近代传统”、“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论述。

在论述中国哲学的古代传统时,汪教授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概括引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系列的探讨,对胡适、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古代传统的不同之处做出详细的解读,强调胡适注重中国哲学的科学精神,而以“极高明而道中庸”来概括冯友兰的观点。在谈到中国哲学的近代传统时,汪教授表示,这一时期的哲学领域的变化要与“鸦片战争”联系在一起,由于当时民族危机深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国外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带来了哲学思想领域的一系列的变革。论及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时,汪教授说,五四运动之后,时代的问题虽然仍未变,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的思想资源发生了根本改变。

最后,汪教授对于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同学们强调了四点意见:第一,哲学的探索目标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第二,哲学方法是普遍与特殊的结合;第三,运用哲学的途径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第四,中国的哲学观是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汪教授的报告连通古今,对历史及专业问题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深入阐述,逻辑严密,形象生动,专业性强。

汪信砚教授以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实际经验和对“作为中国哲学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加以阐述,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本院学子带来了一场丰富而盛大的文化盛宴。(冯岑)

俞良早教授来中心和马院讲学

2013128下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俞良早教授,在6号楼马克思主义学院五楼会议室为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做了题为“被曲解的列宁与真实的列宁”的学术讲座。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鲜兰教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中心副主任周芳教授等领导老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出席讲座,学院田子渝教授主持讲座。

俞良早教授从列宁学说的现实性、务实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路线、厚道和作风民主的领导人、联合各阶级、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观点。

针对西方学者认为列宁持脱离实际的、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俞教授从苏维埃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在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等大量事实来说明列宁在其领导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建设思想并未过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很有帮助。同时,俞教授通过对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所主张的一系列政策思想的研究说明列宁始终坚持着务实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路线。谈到列宁的个人领导作风,俞教授通过列举大量列宁处理与犯错误同志的工作关系,指出列宁虽然在工作中十分严厉,但是十分善于团结犯错误同志一起工作。最后,俞教授指出,列宁是一个提出了联合各阶级、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的领导者,从而驳斥了西方学者认为列宁是依靠暴力的凶恶的人的观点。

田子渝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田教授高度评价俞教授是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说的提倡者、奠基者和践行者,俞教授的研究成果是后世人研究列宁的重要文本,并希望广大师生学习俞教授的认真钻研的精神。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中心领导和专家参加中国文化发展论坛

由湖北大学主办、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于2013924-25日在校图书馆思睿厅隆重召开。湖北大学副校长、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鲜兰教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主题学术报告。中心专家、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介绍了与会的主要领导: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湖北省文化厅厅长雷文洁、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以及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曾婕等;同时他还介绍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几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主要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的代表和学校师生共200余人。开幕式由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国新教授主持。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凡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学校欢迎全体会议代表来到湖北大学参加会议,简要介绍了湖北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各方面的情况,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校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江畅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构想,并举行了简单的揭牌仪式。

本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共收录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50余篇。“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的冯天瑜先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景源教授、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教授、中央编译局办公厅主任曹荣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良明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还安排了两个小组的分组讨论,中心副主任、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芳教授参与主持了第一小组的讨论。中心专家、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友华教授、中心骨干陈翠芳教授、涂用凯、刘睿、徐信华和段凡等教师参加了会议。

中心专家、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参与主持了大会闭幕式。中心骨干贺祥林教授、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汇聚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对推动中国主流文化,特别是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参加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2013102628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山东省委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3)在济南召开。本届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300余篇。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青少年工作者和青少年研究专家、学者近400人参会。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且向论坛提交了《教育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文。

本届论坛是在全国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主题是“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主持开幕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酒曙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等出席开幕式。团山东省委书记张涛致辞。

徐晓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化对中国梦与青少年发展的理论研究,引领广大青年广大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与青少年发展的内在逻辑,用中国梦凝聚青少年发展的精神力量;要夯实青少年发展的组织基础,强化青少年发展的思想引领,搭建青少年发展的实践平台,优化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全面发展;要把握研究方向的前瞻性,强化研究成果的实践性,注重研究格局的开放性,努力开创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的新局面。徐晓要求,各级团组织及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者要认清形势,凝心聚力,以良好精神状态谱写“中国梦”的青春篇章,把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张涛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山东共青团始终坚持把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依托省青少年研究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及省青少年研究所等阵地,深入开展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为深化青少年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张涛表示,山东共青团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深刻把握广大青年的脉搏,科学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广泛团结省内外青少年研究人才和青少年工作骨干,培育知行合一的专业性学术团体和研究队伍,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努力形成全团抓研究、合力推动共青团和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论坛期间,石仲泉作了主题报告,酒曙光、倪邦文、张涛和北京大学教授岳庆平分别作主旨演讲。参会同志围绕论坛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当代青少年发展”“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与当代青少年发展”“凝聚中国力量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参加了第四分论坛“凝聚中国力量与当代青少年发展”专题讨论并作了发言。专题讨论结束后,各分论坛代表进行了大会汇报和交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彦作论坛总结。

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参加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不仅介绍了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了中心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系,而且带回了最新青少年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心骨干刘靖君主讲生态文明主题形势政策报告会

201362上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骨干、湖北大学学工处处长刘靖君做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政策课讲堂,为全院学子做题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湖北”的专题报告,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雄主持报告。

刘处长结合十八大报告有关内容指出,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被摆在重要位置,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内涵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建设生态文明路径的设定更为明晰。

刘处长分别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走在湖北前列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报告的内容。在谈及生态文明科学内涵时,他用两句话作结:从历史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从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生态文明基本特征来有三:一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三是社会的公平性。同时,他说道:“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平、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能源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再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结合湖北自身的发展条件,刘处长指出,湖北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生态政策扶持、生态科教文化先进、生态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全省上下因此拥有打造美丽湖北的强大决心与信心。

刘处长的精彩讲授促进了同学们对生态文明这一理念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认真领会刘处长的讲座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建设生态丽文明,建设美湖北、美丽湖大贡献青春力量。(吴艳丽)

中心专家汤德森应邀参加省委党建理论专家座谈会

20131127下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省委办公厅1号会议室召开党建理论专家座谈会,听取对全省第二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与建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楼阳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赵凌云、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汉军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汤德森同志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参加会议的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湖北大学等8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湖北大学是省属高校唯一的与会代表。

会上,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专家汤德森同志以最近正在学习收看的《苏共亡党20年祭》及近十年来国内外重评斯大林现象为例,阐述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汤德森结合长期以来学习研讨苏联与俄罗斯问题的认识与体会,指出,苏联的存在与失败都是客观事实,其成功的历史经验与伟大历史功绩举世公认,没有苏联的存在,二战的格局将会改写;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建设出了问题,教训十分深刻。对于当前全省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认为必须做到“联系三个实际”:一是联系学习实际,明确这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这次中央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奋斗目标,意义重大。二是要联系思想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比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求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就必须做好会前准备,在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中就要看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整改措施实不实。这就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与要求上来。三是联系工作实际,突出作风建设,抓好整改落实。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努力做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中心骨干熊友华教授应邀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论坛

2013113012月1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论坛在湖南科技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参与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采取以文与会的方式。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骨干熊友华教授应邀参加了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建武、湖南科技大学校长刘德顺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人民出版社等47家单位的百余位领导、专家和中青年博士后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上李捷做了《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主题报告,并希望通过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论坛这个崭新的平台,打造和培育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顶尖人才。邓纯东、张冠梓等领导也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的相关情况做了报告和通报。大会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三化’”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关于党和军队建设思想等三个分论坛。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骨干熊友华教授在毛泽东关于党和军队建设思想分论坛上做了试论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制度反腐思想的报告,并就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情况、人才引进等做了简要介绍,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关注。

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为第十七届科技节作主题讲座

2013年11月27,由校团委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承办的第十七届科技节系列讲座在4号楼407教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为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谈谈社会调查研究中思想信息分析的方法”的精彩讲座。

杨业华教授以自己指导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经验入手,将社会实践中极易被忽视的思想信息分析提上日程,以学者研究为笔、暑期社会调研为墨,为学子们绘制了一幅社会实践的蓝图。

杨业华教授主要介绍了思想信息分析的定义、条件、内容和基本方法。他着重讲解了思想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他以获省级表彰的项目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湖北各县市关于‘湖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小组”的数据分析为切入点,细致明确的向学生们介绍了应该如何有效的将几种分析法结合起来,以获取最优数据。“我们的调查对象很全面,涉及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比较分析就是把其中几个对象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分析出来。”杨业华教授进一步补充道,“调查结果是小学生比高中生更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这只是现象,我们要做的是让调查报告有深度,进一步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即运用因果分析法。”

讲座结束后,杨业华教授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删选无效问卷、如何兼顾主流趋势和个别差异等问题。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黄沛表示颇有收获:“听完杨教授的讲座之后才知道我们小组之前的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也对明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有了更成熟的认识。”

据悉,此次讲座旨在通过专家讲座,引导在校大学生习得规范的社会调查研究思想信息分析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并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科技素养、开阔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严聪慧 )

中心领导和马院博士生应邀参加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2013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于 2013125日至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论坛采取以文与会的形式,本次学术论坛收到的稿件一共有274篇,由专家匿名评审出120篇文章参会。大会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当代分论坛”、“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分论坛”、“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现实分论坛”五个分论坛。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鲜兰、副主任周芳、中共中央党校赵曜教授、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北京大学程美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德国专家考普夫、来自美国的科维尔教授等专家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等45家培养单位的105位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中心和马院博士生李婉芝、彭菊花、陈岸华的论文在这274篇文章中脱颖而出,受邀出席此次学术论坛。其中,陈岸华博士的论文《建党前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醒世杰作》荣获三等奖。我院博士生导师周芳教授作为与会专家受邀参与此次学术论坛,周芳教授精彩的点评和对博士生们的殷切寄语,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们获益匪浅。

此次学术论坛活动,中心和马院领导高度重视,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鲜兰、副主任周芳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亲自带队出席。活动中,中心和马院博士生们发言踊跃,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出了中心和马院博士生的学术情怀和严谨向上的科研态度,给论坛主办方和来自兄弟院校的学友们及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婉芝)

校团校琴园精英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圆满举行

20131123上午,湖北大学第十三期团校暨琴园精英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思睿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勇出席典礼,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徐本禹作开班首场报告。全校逾百名学生干部参加开班典礼。

伴随着《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激昂的旋律,典礼正式开始。侯勇在致辞中要求青年学生胸怀祖国,志存高远,牢固树立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善于思考,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做学校团学工作进步和青年成长成才的积极促进者;要把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自我学习结合起来,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优秀实践者,不断丰富自己专业本领,锻造自己多维能力,努力成为专博统一的综合性人才。
徐本禹以志愿服务,与你我同行为主题与我校数百名团员、学生干部就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做了专题报告。把它当成一种时尚追求;把它当成一种向上的力量;把它当做一种生存的状态,徐本禹结合自身经历和心路历程,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志愿者形象。徐本禹介绍说,当初在《中国少年报》上看到的一篇题为《当阳光撒进山洞》的文章,便萌生了支教的想法,以致后来在考上研究生后做了一个决定——放弃读研去贵州支教。趁着年轻,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去贵州支教的意愿很强烈,徐本禹用这样朴实的文字介绍了当初疯狂的举动。

据校团委负责人介绍,每年举办琴园精英学生骨干培训班是我校培养学生干部极其重要的方式方法。此次培训班力图创新,锐意改革,在随后的科目学习中将涉及政治、文化、文学、美学、国际、礼仪等丰富内容。

[作者:宋宜徽 ]

思想政治教育2011级宋文霞在中国梦·我的梦全省高校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下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公布“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大赛评选结果的通知》(鄂高工委【201331号),马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本科生宋文霞的作品《梦,是一个圆》荣获省一等奖。

该作品采用的是小说题材,主要是以主人公李珊文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写了90年代初期到现在农村的变化及发展。同时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学有所成后想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做贡献的人生梦。

据作者宋文霞介绍,该文章是以自身的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作为从小生长在革命老区红安的孩子,作者宋文霞亲眼见证了农村近年来的发展,也目睹了家乡人为谋求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回想自己当初求学的最初目的就是跳出“农门”,可是若干年后当自己真正大学毕业又在思索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求学。思考的最终结果是,求学就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所以,从原点出发,画了一个圆之后,自己又选择回到曾经所生长的那片土地。

据参与省征文大赛评选的马院党委书记汤德森评价:“该文章语言朴实生动,所叙述的故事细腻真实,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最主要的是它从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为切口,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为农村、为祖国事业献身的精神。所以最终它才能获得省征文大赛大多数评委的认可。”

据悉,此次大赛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网络投票、专家评选等环节,历时5个月。全省共评选出10个组织奖以及10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40个优秀奖。我校共选评出9篇优秀作品参加了省级复赛,最终斩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两个优秀奖。


二、中心工作报道

中心专家深入咸宁古塘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927上午,为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推进“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工作精神,在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专家来到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给当地村民作“群众路线”专题辅导报告,与村民就“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并去看望村教学点的师生。

中心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方平院长在会上作了“群众路线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发展”的专题辅导报告。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中心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友华教授,咸宁市咸安区宣传部熊鸣副部长,汀泗桥镇李明龙副镇长,古塘村支书吴安意书记等领导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徐方平院长从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发展、群众路线是党的胜利之本、做好当下群众工作刻不容缓等方面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同时,就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农业税、网络反腐等问题作了精彩而又深入的论述。徐院长将与“群众路线”相关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故事性”方式表述出来,如“淮海战役是由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群众是真正英雄”等。这些蕴含深刻理论而又通俗易懂的论述,博得了村民们的喜爱。报告之后,就群众关心的问题与村干部、村民进行座谈。专题辅导报告、座谈会群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会后,中心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方平院长、中心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熊友华副院长、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一行来到古塘村教学点看望老师和学生,向老师送去了慰问金,给4名学生代表送去了台灯、铅笔、本子等文具,同时勉励孩子们要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下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要有自己的梦想,争取长大后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点的孩子们大都是留守儿童,学院领导和中心专家表示,今后可以定期不定期地指派学院的优秀博士、硕士来教学点进行阶段性辅导教学,帮助孩子们制定未来发展规划。

咸宁市咸安区宣传部熊鸣副部长,汀泗桥镇李明龙副镇长,古塘村支书吴安意书记对这次“群众路线”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希望中心和学院领导、教授常来村里,开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活动。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一行到我中心考察交流

2013927下午,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共青团湖北省团校副校长许宏刚一行到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交流、座谈和参观考察。

在交流会上,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业华教授首先对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共青团湖北省团校副校长许宏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接着介绍了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自立项建设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总结了中心近几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工作经验。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助理翟艳芳博士介绍了中心简报编辑发放的情况、中心开放课题和后期资助课题评审发放的情况。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共青团湖北省团校副校长许宏刚也介绍了学校和青少年研究中心建设的情况。最后,与会人员就青少年研究和基地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等。

通过此次交流、座谈和参观考察活动,不仅探讨了问题,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而且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研究和中心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心专家田子渝教授著作入选国家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奖

近日,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来喜讯: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专家、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子渝、徐方平等教授合著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奖。该奖项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了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原创出版和推进走出去战略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工程奖自20068月开始组织实施,每2年评选一次,分人文社科、科学技术、文艺少儿三个类别,每类选出百种具有原创价值的图书。 此次“三个一百”工程奖共评选出261种原创图书,其中,人文社科类84种,科学技术类86种,文艺少儿类91种。此次评选图书中仅书名中包含“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只有5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中下卷)、人民出版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研究》、学习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1918192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

三个一百收录原创图书均为国内作者编著、国内出版社出版、确属精品力作的图书,是在中国出版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荣誉。目前“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的评选已纳入到了国家出版单位分类管理的评估体系中。

郭大俊教授著作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严格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心专家、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大俊、张丽君、吴思珺、涂用凯四位教师合作撰写的著作《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是我中心专家研究成果第二次入选该文库。
据悉,本年度全国共申报成果422项,最终入选成果5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2010年设立,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精神,推进学术创新,引导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入选成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体现了本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入选成果统一组织出版,并对入选作者进行表彰。

中心骨干陈岸华、吴志娟申报的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立项

2013617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骨干陈岸华副教授申报的课题《马克思恩格斯书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现代立德树人价值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立项;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骨干吴志娟博士申报的课题《实验主义与辩证唯物论论战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
这两个研究项目的成功立项,彰显了我中心科研团队的研究实力。

中心骨干姚迎春获湖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013629,湖北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三号教学楼举行,本次教学竞赛历时两个月,经赛前培训、学院预赛后,产生了27名选手分成文科组、理科组参加决赛。

29日上午8时,竞赛活动正式开始,参赛教师按抽签顺序依次进行课堂讲课。比赛中,各位参赛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表现力,精心准备的PPT,有层次、重点的教授专业知识。教态自然大方、深入浅出、结合实际,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具有启发性。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评委组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讲演表现综合评定成绩,最终确定获奖名单。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骨干、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姚迎春获湖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一直以来,湖北大学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教学竞赛活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成立了由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宏观领导。前期组织了第四届青年教师竞赛赛前培训,由2012年我校获湖北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工组二、三等奖的两位教师分别上20分钟的教学示范课,结合专家点评,让参赛老师们在赛前对比赛有所了解和准备。

本次青年教学竞赛的举办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湖北大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而且提高了教师们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彰显了我中心教学科研团队的实力。

三、中心研究报告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业华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融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之中,融入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之中,不断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向深入。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引导

作者 杨业华(1963—),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武汉 43006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论述,不仅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而且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精辟概括。[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于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意见》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大学阶段是对世界、人生、价值问题思考的活跃期。上大学前,学生最关心的是“考大学”。由于升学的压力,对绝大多数高中生业说,考虑最多的是能否上大学和上什么样的大学,最为关心的是学习成绩。所以,在高中阶段其主要精力大多用在学习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学习之外的事情,其中包括世界、人生、价值方面的问题。即便有所思考,又因知识的局限和生活经验的不足,而使他们对世界、人生、价值的看法较为模糊、肤浅和零散。上大学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对大学学习、生活和环境的了解和熟悉,他们开始思考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上大学”这一近期目标的实现,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动力。于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生的真谛,生活的意义,乃至与目标相联系的“人生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等一系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就摆在了大学生的面前。另外,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也不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世界、人生和价值问题的思考。总之,大学阶段较之于大学生以前人生各阶段,是学生对有关世界、人生、价值问题思考最活跃的时期。大学阶段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对世界、人生、价值问题的思考,而且,此时个体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也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关问题进入意识领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思维发展水平要能达到抽象地概括涉及社会进步及个体发展前途的社会事件;二是自我意识的分化要能达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能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对自己提出某种明确的要求;三是个体意识到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任务及其意义。大学生的思维水平随着大脑的成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逐渐从经验性思维转向逻辑性思维,其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等较之以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仅考虑到“为什么这样做”,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这样做的结果”。这表明,大学生在主观上已基本具备相应的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能力和心理基础。[2](P110-112)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也有可塑性的一面;在思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时既有善于探讨、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主观片面、失之偏颇的一面。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尚有不成熟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一时期引导和帮助当代中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大学生上述实际出发,才能切实可行。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融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之中,融入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之中,不断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向深入。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要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针对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课程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整体规划和修订完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题是一门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课程。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重点加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共同诉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课程。这就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重点加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提出这八字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又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主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一门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课程。这两门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重点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个人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核心,又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标尺,是准绳,规范着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一言一行

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不有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要深入挖掘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各地宣传部门、文明办、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各自任务,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合力。要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应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建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形成二者之间的合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直接、公开、显性为特征,其局限性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显性课程,积极发展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的隐性课程,使思想政治理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最佳效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证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的隐性课程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本着“着眼未来,充足现实,着重建设”的精神,整体设计和构校园文化建设。要运用系统论和关联性的原则,把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力量组织好、布置好,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各方面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效应,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要以优良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内人文景观对大学生影响的多样性,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校园规划,而应把它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来进行系统规划,从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何协调发展,如何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进行考虑,使校园物质文化真正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成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一种环境。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

四是要切实加强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价值观的正确与否,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要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必须要抓好提升教师素质这个关键环节。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教育引导他们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模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提高高校教育队伍整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他们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各门课程之中去,既言传又身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五是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宣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要求高校理论工作者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不仅要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其理论根据,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深入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产生一批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高校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报纸、广播台、板报、政治学习等多种途径,针对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把宣传普及与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 参考湖北省教育厅组编.思想道德修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杨业华.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N]. 人民出版社,2011

[4] 王达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N]. 思想教育研究,20123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管: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大学

主办单位: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编:杨鲜兰 、杨业华

执行主编:翟艳芳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政编码:430062

话:027-88664125

E-mailzhaiyanfang@hotmail.com

网址:http://marx.hubu.edu.cn

上一条: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下一条: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013年第一期

关闭